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他們是單純的,他們的眼光中閃耀著鑽石的光芒,是因為愛,是因為好奇,是因為一個溫暖的擁抱。
沒有人天生就對物慾感興趣,但人卻也有抓取的本能。抓取和物慾的差異在哪裡呢?
小孩子的抓取是一種好奇、興趣、安全感,卻不是為了佔有。
你很輕易的就可以觀察到小孩子在抓取一個新鮮的刺激後,一但環節中有別的事可做,他就放下手邊的東西了。小朋友會享受,但不會執著,他們也還沒意識到需要執著。
而物慾是一種慾望,混雜著“想要”、“這樣會更好吧”的欲求。這樣的欲求,若可以真實實現時,是有可能讓生活更好。但更多時候,我們的生活並不需要這麼多。即便沒有,也可以過的很好下去。
「因為,人真的可以享受的物質太少了。」
「又或者說,人或在這個世界可以享受的物質已經太多了。」
這兩句話放在一起矛盾了嗎?
人真的可以享受的物質太少了,意思是,物只是物,只有在人的意識焦點在物上面時,物才會變的有意義,例如一輛賓士車放在倉庫裡,如果人在工作,忘了它的存在,會爽嗎?只有在開著它,還要產生一種意識:哇,我好有錢開得起別人開不起的賓士,一種意識角度在比較上,還是自覺比贏了,才會感到爽。
但人之所以為人,而非物,就是我們的心靈豐富,擁有精神的生活,精神需要活動與刺激(所以人會一直想東想西),所以意識焦點要一直放在同一個物上,是困難的。精神與意識是自由、流動的,它並不想被困住或停止。所以人可以享受的物質太少。
擁有某物,若不能運用、或不斷的意識到珍惜之意,只是擁有的話,也很難一直開心、幸福,只會在一開始時有爽感,然後又恢復平常了。
相反的,人在這個世界可以享受的物質已經太多了,
隨著工業化與大量生產,人們製造了更多更多的東西,琳琅滿目的商品,方便取得的管道,讓人們走入重覆消費的購買中,可是我們真正日常所需,極為簡單,例如,冷了需要穿衣,但只要一件保暖的外套,就可以重覆使用很久。
在亨利•戴維•梭羅的經典之作瓦爾登湖中,就闡述一種理念「我們只需要滿足最低生活所需,然後我們就自由了!只要我們選擇不追求額外的慾望,自由是一種選擇。」
我的言下之意是,如果你願意滿足於基本的所需,而不追求滿足慾望,那在世界,已能提供我們太多了!
但要做到這樣並不容易,為什麼我們容易去追求「不是需要,而是渴望呢?」
我忘記在那本心理著作上這樣解釋到:因為我們不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,所以我們容易去關注那些好像過的比我們好的人(上層階級),然後去看他們吃什麼、用什麼,然後假定擁有那些,應該就會是比較好的。
事實上,心靈是否豐富與貧瘠,才是決定一個人過的好不好的關鍵,但這不容易在物質主義的世界中看到。
小孩時的我們,很容易被滿足,一片新鮮嫩綠的葉子都足以探究欣賞,一個會發出聲音的塑膠袋也充滿奇異的樂趣。我從來不認為那有好奇心的本質會從我們生命中消失,只要願意暫時放下慾望,秉持著未知的角度,觀察周遭有趣的事物,仍有很多的樂趣可以探索、冒險的!
把心養好,前方的路都能走順
養心能斷煩惱,覺知找回喜悅
快速預約諮詢=》點擊連結,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,給您專業意見+超直覺洞悉,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
https://forms.gle/QJtLNCbEGpHY8n9KA
加入養心齋好友,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
養心齋官網
作者林玉珊心理師,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,陪你療癒生命難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