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處理人際中的憤怒與失望?

如何處理人際中的憤怒與失望?

一、我們其實活在不同的脈絡中

憤怒的影響與憤怒的破壞力。
當你因為某一些事情而受到傷害的時候,你會感到極度的憤怒,因為你不能夠接受自己會受到這些傷害。
但事實上,這些所謂的傷害,也都是自己想的、自己去認定的情況。

怎麼說呢?事實上,我們人跟人就活在不同的脈絡當中,而這些不同的脈絡,其實在根本上是沒有交集的。

所謂的「沒有交集」,意思是指:當對方做出某一些行動時,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會特別針對別人,但絕大多數的情況是——當個體做出這樣的行動時,是他舊有的認知模式在運作。

所以,很有可能的是,他不管遇到的是誰,並不是一個特定的對象。

可是當這些相近的情境線索,足以刺激他產生舊的模式運作時,那個模式就會自動啟動。而這,就是所謂的「沒有交集」。

也就是說,對方不是刻意要針對你,而做出種種的行為;而是當環境中有類似的刺激時,他舊有的模式被開啟,促使他做出這樣的行為。而恰恰,恰恰,他這樣的行為是冒犯到了你。

可是,人們的大腦是有限的,是線性的,是需要一個「合理的解釋」的。
所以,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地把有相關的情境線索,用一套合理化的模式,來編湊出這個故事中的種種情節。
在因果歷程上,把他們串聯起來,讓它們看起來是有相關的。

二、誤會的產生:你以為的針對,其實只是反射

舉例來說:
丈夫和妻子之間的相處,丈夫無意中說了一句「這是你想太多吧」的話,就有可能引起太太很大的反彈。
尤其當太太這麼地沉浸在她重視的事情上時,聽到這樣的一句話,是會感覺到極度的不尊重的。

可是事實上,當丈夫講這句話的當下,丈夫的大腦也不是經過審慎思考的。
相反的,可能是基於丈夫一種「不喜歡管別人閒事」的性格驅使,使得他自然而然做出這樣的歸因。

那你說,當丈夫做出這樣的歸因時,他和太太之間,他是很理解狀況的嗎?

當丈夫說:「你想太多了吧!」的時候,太太可能會認真地把這句話聽進去,並且把它解讀成為對自身價值的一種否定,認為自己有在思考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,也因為被批評成「沒有價值」而感到生氣。

可是,一般的人沒有辦法在聽到一些冒犯話的時候,去思考到對方可能有他的立場、他的習慣,所以他不是針對自己而說。
相反地,在自己的大腦當中,會自動地把有相關的線索,形成一個因果的脈絡,例如——

但事實的真相是:丈夫和太太兩個人想的,是沒有交集的。

也就是說,丈夫因為自身的性格——怕事、怕麻煩——所以傾向於不去管別人的想法。
但是太太卻會認為:「你認為我想太多,代表我想得沒有價值。」
而感到一種被否定的、不好的感受。
也因為這樣,誤會就容易產生。

即便不是這樣的誤會類型,事實上,在人與人相處時,本來就存在許多根本上想法的差異,或者是對於不同結果期待的差異,而這些差異也都很容易產生衝突。

三、話語有限,感受才是真實的橋樑

要解決這種衝突的方式,
不要把話語看得太過認真。

話語的本身,其實不足以代表那個人完全的想法。
很多時候,我們從話語當中,是沒有辦法看見對方心理內在的動力運作的。
而基於我們沒有辦法理解,所以會錯誤地解讀。

所以,比起話語,我可能會更建議你們去聆聽你們的感覺、感受——一種整體的感受。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品質,就在於這整體的感受。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如果當整體的感受是OK的時候,我們應該要理解話語的侷限性,而不過分地放大看待。

當我們沒有過度解讀對方的想法,或是過於認真看待對方無意間產生的不成熟的想法,
那我們的心境就會寬廣許多。
因為終究,別人是沒有辦法傷害自己的——只有當我們允許,只有當我們把對方想得更壞時,對方才有可能會傷害我們。


關於養心齋

作者|林老師 玉晞居士
養心齋——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,陪你療癒生命難題。

如果你想要自我療癒、自我探索,了解自己的信念,來改變自己、成就自己,歡迎來養心齋。

在這裡,你將學習如何調整內在狀態,轉化負面信念,讓自己不再被病痛與煩惱所困。

📌 快速預約諮詢 👉 點擊這裡
📌 加入養心齋好友,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👉 點擊這裡
📌 養心齋官網 👉 youngxinzhai.com

✨ 把心養好,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✨
✨ 養心能斷煩惱,覺知找回喜悅 ✨
✨ 心念轉變,世界就會不同 ✨

Posts created 9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Related Posts

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. Press ESC to cancel.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