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,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,小朋友大約1-2歲,正值好動愛玩,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。
那發生什麼事呢?從沒有人陪著他玩,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,或是不想要吃飯,剛睡起來等都會,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,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。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、安撫、眼神死的幫他收散落各地玩具中渡過。
這讓他覺得很混亂、也很累,也因為小朋友很重,在抱起小朋友時,不時讓身體在舊傷復發、養傷的循環中。說到這,想必家中有小朋友的人都能體會這當父母的辛勞處,真是一場硬仗要打。
後來我問她:妳有想怎麼教養妳的孩子嗎?妳會觀察妳的孩子嗎?
她愣了一下,她告訴我她還沒想過這問題,因為孩子還小,就是盡可能滿足他的基本需求。
如果您像我這位個案一樣,正面臨怎麼帶小朋友的問題,那真的要趁早開始思考。
兒童心理學家說三歲定終身,會這樣說是有原因的,因為小朋友的大腦發展,到三歲時完成了80%,到六歲完成90%,三歲以後小朋友的人格個性已經形成。
而三歲以前會是關鍵期,是因為大腦突觸不斷的隨著外界給的資訊發展新連結,但是也不斷修剪,把某些不適用的連結去掉,只留下適用的。所以在三歲以前雖然呀呀學語,但實際上,孩子每天都在透過聽和看的學習,吸收很大的訊息量。其中包括語言部分,孩子要用懂字詞的意思開始聽懂大人在說什麼;還有非語詞的部分,那些可以,那些不行,那些關於表情的解讀能力,都是在三歲以前學會的。
既然這是學習的關鍵期,對於不會說話,講又聽不懂的小朋友要怎麼教他,又不會寵壞呢?
我覺得關鍵是要「觀察需求,滿足需求卻又不要立刻滿足」。
為什麼要滿足需求卻又不要太滿足?
因為要使孩子有安全感,但又不至於太依賴,造成允取允求的嬌寵孩子。
舉例來說,當孩子不要吃飯,却要有人陪著玩玩具時,怎麼辦?
此時勉強孩子去做他不要做的事,他會哭鬧不已,所以原則上會尊重他,現在不想要吃飯,那就將這餐收起來了。
如果孩子進一步的要求要有人陪著玩玩具,那就可以進入拉扯階段,意思是,跟他說:如果沒不舒服,那他可以不吃飯,可以自己玩,但媽媽現在不能陪他玩。
孩子對於狀況的氣氛是敏感的,平常會進來遊戲區的大人突然不進來了,那他即有可能會不安、不高興,開始哭鬧起來,想要大人配合他的需求。
這時大人可以讓他自己哭一哭,但不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,進一步孩子若還是哭鬧不停,才試著軟言相勸,跟他說:媽媽就在旁邊,他可以自己玩。
孩子若還是繼續哭,那就可以隔著遊戲網拍拍他、安撫他,但仍然沒有直接要進入遊戲區抱他、陪他。
進一步的,孩子若還是繼續哭,那就讓孩子可以接觸到自己的方式摟著他,但也一邊繼續做自己的事,意思是會持續注意孩子,卻又不完全以他的需求為中心,完全不滿足他。
在這樣情況下,孩子會哭鬧,但也不至於哭鬧的太嚴重,因為他還是獲得了部分的關注。這樣做的目的,是讓孩子適應某些他不喜歡的情境,而學會忍耐。
這也是心理學上的「去敏感化」,孩子原本對某刺激特別敏感無法接受,有哭鬧反應,到練習學會「即便有這樣狀況也沒什麼,我可以忍受」。換而言之,不是完全的放手讓孩子頓失所依的恐懼,也不是完全滿足需求讓他無法自立自處。
這個做法就像是在「搭橋」,以陪伴著的方式,讓孩子練習獨立和忍受不愉快的刺激,逐漸適應,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在他周圍幫忙他,但他仍要練習自己滿足自己、自己安撫自己。
要做到的關鍵,在於父母除了有愛外,也要夠理智,在觀察中去學習與行動,才能和孩子發展出良好的互動步伐。
把心養好了,前方的路都是能走順的!
養心能斷煩惱,覺知找回喜悅。
作者林玉珊心理師,陪你面對生命中的問題,有需要可以來信詢問annacathea@gmail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