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,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?
要界定修心之前,要先界定什麼是心?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? 那些所想、所思就是心嗎?
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,我想會是「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,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」。
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,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,
有時這樣想,有時又自我反駁,有時充滿對話或辯證,總的一句就是:念頭紛雜、感觸繁多。
事實上,我不認為念頭是心,但念頭是心理狀態的一種呈現。
各個念頭之間是平行存在,沒有位階高低,所以很難用思考一事來使某個念頭勝出,所以在煩亂時拚了命的思考,也未必能思考個所以然來。
如果念頭是念頭,心是心,那念頭和心又是什麼關係?
我認為「心是對念頭一段時間的觀察與體悟」,有時自己看自己的念頭,一時之間也未必看出個所以然來,但如果持續的觀察下去,
總會有些感觸與體悟…
例如:原來我在和A互動時,總是充滿了緊張與害怕被質疑。
例如:原來我在做這些事時,我總是要事情趕快完結,有一種趕快、催促在裡面。
這時就能因為「覺察」,而跳脫念頭,有一種更高層次的體悟,
那就會知道自己那段時間「心」的狀態如何。
當你能夠以「第三者或更高的視角」看到自己的狀態時,改變就會發生,此時就可以修心,
可以說那結果不是大腦自己想出來的,
有一種洞悉或感悟,讓自己決定要如何思、如何走下去。
人在世間會做種種的功,也就能創造外在相對的成就。
同樣的,若將眼光放在省思自己的內心,久了也能提升自己內心的品質,這就是修心。
因為時間花在哪裡,成果就在哪裡。
不過,在世間外在的建功立業,和在內在的修心最大的不同,
在於外在的建功立業是加法,可以透過努力來累加一些成果,
但內在的修心,卻是減法,做和不做都不是改變的關鍵,
在修心上面,沒辦法透過「我努力的讓內心清淨,心就變清淨」
心會清淨,是自然清靜、本該清淨,即是清淨
是即所是。
這樣說,大家會不會說,那還要努力什麼?既然不是努力可成修心。
事實上我會說:既要努力,但又要不努力,
在修心上面,努力不是為了結果,因過程就是目的本身,
在當下即有了悟,就是讓心有清澈澄明,
所謂的修不是增加什麼,而是漸少阻礙什麼,
讓那些不好的習性、念頭更有意識,
使心無遮蔽,自然展現清淨。
就像金剛經所言:
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一樣,
若真能意識到紛雜的念頭,
那那「意識到」本身,就是清靜所在。
把心養好,前方的路都能走順
養心能斷煩惱,覺知找回喜悅
立刻加入養心齋好友,需要就能及時預約超直覺心理諮詢,洞察內心讓疑惑有解!
養心齋官網
作者林玉珊心理師,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,陪你療癒生命難題,有需要可以加line諮詢:@491sslzi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