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大家向上司或朋友捍衛自己的主張,都會怎麼做呢?
先看看下面故事劇情,揣摩一下自己會如何捍衛主張。
故事的開始是這樣…
當小鳳來到諮商所時,顯得悶悶不樂,這件事情已經困擾她好一陣子,小鳳一直忍耐與調適,但直到今天又發生類似的事更加侵害小鳳的權益。小鳳描述當時又發生類似事情時,彷彿腦門一轟,氣血都飆升了!於是前來諮商,詢問處理辦法。
原來小鳳是做類似業務的工作,每當公司有客人(新案)上門時,老闆就會輪流的分配新案,新案分派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當自己負責的新案談成時,自己就能從中抽取一定的傭金,就有賺錢機會(在保障底薪之外),否則當沒有新案來時,大家就得依照自己的人脈、人力去開發新案。
可是,自從疫情開始後,主動上公司的客人(新案)變少,每個業務手邊的案子也變少,能爭取新案變成重要的事。而老闆對於新案的分配,通常是採取因時因地、先喊先贏原則,偶而在適度公平調配。
因時因地原則,是指老闆會看班表案子上,每個人負責的地區的便利性、誰現在時間有空,或是剛好能配合承接案子,就把案子分配給他負責。
先喊先贏原則,則是老闆直接在大家群組中丟出案子詢問誰可以在這時間配合接,先喊出聲的人,老闆就把案子給他。
另外,老闆為了避免分配不均,也會直接做指派的動作。
大家可以想像,小鳳面臨的情境就像池子裡的鱷魚,時不時要看準時機的搶塊拋出的肉。
這樣分配案子的好處,自然是有彈性、便利性,也盡可能兼顧公平。
但只要是人發明的制度,就會出現因人而造成的缺失。
例如,今天當公司中誰的手中案子越多,占了地區或時間的便利性,老闆便會順道的把類似的案子都交派給他承接。
另外,誰頻繁的察看手機,也有可能接到較多的案子。
小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,面對案子分配不公平的窘境,他忿忿地說:「我只分配到一個新案,但某某卻分配到五個,我真的很難生活啊。」接著說,
「那次,原本是要給我的新案,因為我第一時間沒回應,老闆就給了別的同事,那時老來好像還有些不好意思,我也是笑笑的回應,下次再多關照我喔,老闆說好,結果不了了之」。
既然分配不均,大家第一想法是,那就好好去和老闆溝通就好,這有什麼困難?因為小鳳不想要顯示自己很會爭,也害怕了會破壞關係導致更不利的局面,因為對方是掌握權力的人。
大家有面對過這樣的難題嗎?
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中,要怎麼去協商而不會破壞關係?
下面有六個重要的原則,供大家思考:
1. 首先,掌握充足證據。
當我們要指出某些對別人不利的觀點時,說得出證據是重要的,例如「我有觀察到…什麼時候…是什麼樣子」,這代表不是自己的臆測或感覺。但即便是有充足證據,一旦要指涉出會危及別人尊嚴或對錯的事,對方都是有很高的機率會否認,就像小孩發現父母偏心行為,但父母通常會說沒有,而有其他原因所致。
2. 在談判前想好各種可能的應對。
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會否認、閃避、消極、顧左右而言他,所以對於對方的各種情緒,自己先假想,在這些情境中自己想如何去做主張、自己的最後底線為何。例如在小鳳的例子中,主管的可能反應是(否忍),認為這是小鳳自己沒有掌握時機所致,或是(消極處理),打哈哈過去,這時小鳳自己就要思考自己還要進一步爭取嗎?
3. 不生氣、使用問句開始,聽聽別人怎麼說。
這個原則相當的重要,一般當事人沒法爭取到想要的情境,是因為已經預設立場(在充分觀察後)要定對方的罪,所以在說法上是直接使用陳述句,如「主管,你都給我新案比別同事少」,而且帶著生氣情緒。用這種譴責對方的方式去溝通,也很容易讓對方也防衛起來。所以,較好的方式是「我有觀察到…(客觀陳述)…這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嗎?」或是「我想你一定沒注意到…(客觀陳述)…你有發現嗎?」
其實,在異性相處中也是,即便你心中已觀察到對方的某種行為,傷害了自己的利益,並且覺得對方很可惡,
都還是要給對方陳述自白的機會,為什麼?
因為即便行為是確定的,但那個人帶著什麼樣的動機、事後有沒有善意或悔意,其實都會影響「這個行為該如何評價」。
就像一位老是把襪子和髒衣服一起放在洗衣機的老公,他是天色昏暗沒注意到,或是他是不知道,或是他是因為怕麻煩,這些動機就有不同程度的差異,對治的手段也會不一樣。
如果前面三個捍衛主張的要點,都能掌握到,那可以說基本功已有,在下次的篇章中,將說明進階的要點。
把心養好了,前方的路都是能走順的!
養心能斷煩惱,覺知找回喜悅。
作者林玉珊心理師,陪你面對生命中的問題,有需要可以來信詢問annacathea@gmail.com。